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也呼唤有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需要高校科研更好地探索规律、破解难题、引领创新。
近日,2023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武汉科技大学系统科学智能爆破系统集成与控制团队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李琳娜教授为第一完成人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钟东望教授带领的工程爆破团队作为参与单位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又为该校的科研再添新成就。
本项技术发明奖项目名称为“800米级深水爆炸容器研制及可靠性评估技术”。该项目为智能爆破团队多年开展水下爆炸研究的结晶,目前该项研究在深水爆炸容器技术参数、设备性能及可靠性评估方法上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对完善水下爆炸基础理论,促进我国水下爆破工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对武科大来说,此次获奖也仅仅是该校科研成果的冰山一角。
武汉科技大学科研平台十分充足,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B类)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9个省级科研平台。此外,该校还与宝武集团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湛江等省内外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依托先进的科研平台,该校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190余项,国家科技成果奖19项。并因此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百强高校”,教育部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研成果令人瞩目。
“孩子要从小抓起”,科研自然也要从本科生抓起,武汉科技大学充足的科研平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绝佳机会,该校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
正在读研究生的邬园园大三时就加入了李享成教授的科研团队,主攻三元合金薄膜的研究,如今该产品已推上了中试线;由四个学院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团队WUST-China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以红球菌降解塑料并转化利用的项目斩获全球金奖……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不仅可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在学术上获得更多造诣,也可以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助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术研究的过程和意义,激发对科研的兴趣,促进自我成长。武汉科技大学鼓励学生早进科研团队,在科研中培养创新精神,对科研感兴趣的考生而言,堪称“梦中情校”!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号作者:志愿优选君,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